番外三(前世)4
關燈
小
中
大
番外三(前世)4
季嶼清醒時是在牛棚裏, 腦海中閃過暈倒前的畫面,他皺了皺眉。
徐念薇掀開簾子進來,驚喜道:“小季, 你醒了?”
“可算是醒了!”她感嘆, 出去將粥端過來, 說,“快吃點東西吧。”
小季這病歸根究底還是虧了身體, 還好老謝他們早上在水塘那邊抓到了一條巴掌大的魚。她將魚肉剔下來,骨頭熬湯,魚肉煮粥, 好歹有點營養。
徐念薇盛了一碗粥,遞給他,季嶼坐了起來。
徐念薇問:“身體好些了沒有?早知道你昨天不舒服,就不該讓你上山。這次真是多虧了那位孟知青。”
季嶼喝粥的動作頓了頓。
徐念薇道:“昨天, 她來給我們送信, 說你暈倒在山上。後來見你高燒不退,又回去拿了藥送來。吶,那就是……”
季嶼轉頭,床邊的凳子上放著一塊白色的手帕,邊角處繡著幾點金桂, 帕子上包著幾顆藥丸。
“……昨晚我們給你餵了一顆,今天要是還燒, 再吃一天, 這是今天的。孟知青真是好心,還特地給了兩天的量……”
季嶼收回視線。
陸廣山和謝行舟得知他醒來, 進來看他,四個人被下放到這裏, 相伴這麽久,不是親人也勝似親人了。
陸廣山問:“小季,沒事了吧?”
謝行舟說:“還是要再歇兩天,這兩天你就躺著,其他活我們來幹……”
他們走近,帶起一陣風,床頭凳子上的手帕微微飄動。
知青點的大家今天幹活特別有勁,因為大餐在等著他們。
小孟運氣忒好,昨天上山竟然抓到了一只野雞。她將野雞交到公裏,說大家一起吃。
大家不願意總占她的便宜,紛紛拿出自己的存貨。
陳國強貢獻出一截香腸,劉娜掏出了一個魚罐頭,其他人有什麽出什麽。還有人偷偷跑去跟隊裏的人換雞蛋。
他們沒養雞,隊裏不少人家都養了,號稱“雞屁股銀行”。
雖然還沒到晚上,但大家已經預料到了,今天這頓飯肯定比過年還豐盛。
大家巴不得立刻馬上下工,一秒鐘到晚上。
傍晚六點多,下工的鑼聲終於敲響,聽在知青們的耳朵裏,就是最美妙的聲音。
大家急匆匆地往知青點跑,一進院子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。
今天的大廚是周亞男同志。
本來應該輪到康平,只是他的廚藝,讓人實在不敢恭維,特地換成了知青點廚藝最好的周亞男。
腳程快的已經躥進了廚房,深深地吸了一口,滿臉幸福:“哎呦餵,真香啊!”
周大廚揮舞著鐵勺,指點廚房,如指點江山。她道:“就剩最後一個菜了,你們洗洗手,準備吃飯。”
“好嘞!”
大家歡呼,把桌子搬到院子裏,搬凳子的搬凳子,端菜的端菜,拿飯盒的拿飯盒。
片刻後,十四個人圍坐在桌邊,桌上是一大盆的土豆燒雞、一盤大蔥炒香腸、一盆魚罐頭燉豆腐,以及土豆燒茄子、黃瓜炒雞蛋、清炒南瓜絲。
整整六個菜,四個菜都是葷的。
奢侈,太奢侈了!
大家在心裏譴責了一下自己,卻誠實地咽了咽口水。
媽呀,太香了!
不過大家卻沒動筷子,馬裕道:“我提議,雞腿歸小孟。”
“讚同。”
“讚同……”
其他人毫無異議,一整只雞可都是小孟提供的。
周亞男道:“小孟為了抓這只雞都英勇負傷了,必須得好好補補。正好有句話叫以形補形。”
孟秋的腿其實不是抓野雞時傷到的,只是怕大家問起,她就推到了野雞上。
大家不容推脫地將其中一個雞腿夾給了她,另一個大家一致認為應該給周亞男,感謝她為大家做了這麽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菜。
“感謝亞男。”陳國強道,“同志們,大家——吃飯吧!”
大家的筷子早已蠢蠢欲動了,聞言,瞬間飛舞起來。
一幫幹了一天活的年輕人,戰鬥力杠杠的,一桌子的菜吃得幹幹凈凈,連湯都讓男同志拌飯吃了。
知青點的同志們都是發揚勤儉節約,不浪費糧食的優良傳統的好同志。
吃飽喝足,大家在院子裏乘涼,一個個捧著肚子心滿意足。
有人道:“要是每天都能這麽吃就好了。”
其他人笑道:“你想得真是太美了。一周,不,一個月能吃上這麽一回,這日子就夠難得了。”
孟秋聽見他們的話,心說,現在誰能想到,再過十年二十年,華國的許多家庭不僅能每天吃上肉,還有人嫌油膩呢。
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大家問起孟秋公社那邊的事:“抽水泵是不是結束了?”
“是,我們最近在忙另一件事。”她問大家,“大隊長他們有沒有說,咱們地裏的稻子什麽時候收?”
“快了,就在這兩天。大隊長他們今天還在商量,說留著再長,估計也長不了多少,還是早日收到糧倉裏安心。”
今天能保住這點收成可不容易,大隊長他們也怕再遇到意外。
孟秋點點頭:“什麽時候收告訴我一聲唄,我們最近在做一個好東西。”
大家好奇:“什麽好東西?”
孟秋賣關子:“到時候就知道了。”
幾天之後孟秋帶著兩個徒弟,用板車拉回來一車東西。
隊裏面正在秋收,忙得熱火朝天。男人們都在地裏割稻子,女人們負責運送。
年紀大的,或是身體弱幹不了重活的,就留在曬場上將運送來的一堆一堆的稻子攤開晾曬。
孟秋和兩個徒弟就直接去了曬場。大家看他們拉著板車過來,就問:“這是什麽東西?”
李樂齜著一口大白牙:“好東西!”
他奶奶就在曬場上,一巴掌拍上去:“還跟大家夥賣關子?”
李樂齜牙咧嘴:“奶,不是我不說,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,等我們擺弄好,你們一看就知道了!”
孟秋為他作證:“是的,等會兒不用說,都能知道。”
李樂的奶奶沖孟秋不好意思地笑笑。
孟秋左右看看,找了一個合適的位置,讓李大力和李樂先把地上的稻草挪開,騰出一個空地。
師徒三人開始組裝。
曬場上的其他人都沒心思幹活了,到底是什麽東西啊,還有倆軲轆,難道是自行車?
可是自行車到曬場上來幹嘛呀?
東西組裝好,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不是像了,完全就是自行車的樣子,就是軲轆沒貼地。另一部分是個圓筒狀的機器,長滿“鐵刺”。
李大力坐到了“自行車”上,李樂去抱了一捆稻草來。
李大力說:“我開始了。”
李樂道:“行。”
李大力蹬起了車,車軲轆轉得飛快,慢慢地帶動圓筒轉。
李樂將有稻穗的一頭放進圓筒裏,只聽劈裏啪啦一陣響,神奇的事來了,稻谷“咻咻咻”冒了出來。
李樂將手裏的稻草左邊來幾下,右邊來幾下,舉起來給大家看。
謔!幹幹凈凈!
原來是打稻谷的!
“放在這裏面就能打了?”
“這麽快?打得真幹凈!”
“大力,李樂,這也是你們做出來的?”
李大力和李樂道:“嗯,師傅帶我們做的。”
大家投去羨慕的眼神,看著給他們講解這機器是怎麽打谷的李大力和李樂,覺得這兩小子跟以前好像都不一樣了。
兩人的家裏人昂首挺胸,倍感驕傲,他們家孩子連這麽厲害的機器都會做了!
看到一旁的孟知青,心裏越發感激。
李大力指著“自行車”說:“這東西要一直蹬,那邊才能動。要是累,就叫咱們隊裏的男的過來,一人蹬一會兒。”
大娘大嬸們拍著胸脯道:“累啥呀?不用男同胞,我們就行!”
不就是跟騎自行車一樣嗎?還不會倒,比自行車還簡單呢。
他們隊裏就一輛自行車,還是大隊長從公社那兒訛來的,寶貝得跟什麽似的,一般人都不讓碰。
有男同志拉車送稻草來,見大家都圍在這兒,就擠進去,剛好聽見這話,忙道:“別啊,我們也樂意幹這話!”
他們也想騎“自行車”!
大隊長見人運送的人有去無回,到曬場來看怎麽回事,得知孟知青給他們做了個打谷子的機器,高興得牙花子都露出來了。
“哎呀,這可是個好東西!”
他趕緊重新安排活,讓曬場上的人輪流打谷子。
“那邊繼續曬,這邊直接打,大家一人蹬一會兒,累了就下來,下一個人上去,別耽誤活。再來兩個人,地上稻谷堆得多了,就推到邊上去曬。要不了兩天就能進倉了……”
李大力和李樂也被安排了事,專門負責打谷機。
至於孟秋,大隊長道:“孟知青,你們拉這麽重的東西回來,也累了,你就回去歇歇吧。”
大家都道:“哎對對對……”
實際上,一路上都是李大力和李樂拉的車,孟秋都沒出力。他倆也道:“師傅您就回去吧,這兒有我們。”
孟秋瞅瞅確實也沒她的事了,她就回去了。
大家都在地裏幹活,或是在曬場上看熱鬧,知青點異常安靜。
孟秋回房間,把雜七雜八的東西收拾了一下,蹲在地上,量炕邊到墻的距離。她想弄個木架子,放在角落放東西,把這點空間合理利用上。
正忙著,窗戶被什麽東西砸了一下,她出去看了一下,院子裏沒人,一轉頭,卻見窗臺下放著一個籃子。
孟秋疑惑,走了過去,籃子裏放著半籃子葡萄,另半邊用樹葉隔開,是一只野兔。
葡萄上方放著一塊熟悉的手帕,是她的。
她知道是誰送來的了。
看到籃子裏的葡萄,孟秋想起前兩天在山上摘的葡萄,下意識地牙酸。她伸手摘下一顆,塞進嘴裏,眉頭松開了。
甜的。
孟秋走到院外看了看,沒有找到人,她將籃子拎了進去。
晚上,大家回來,見到野兔和葡萄,問道:“小孟,你又上山了?”
“嗯……”孟秋應付過去。
大家感概:“小孟你的運氣也太好了!下次咱們上山,必須得帶上小孟!”
“沒錯沒錯……”
孟秋要把這只野兔也貢獻出來,大家卻不好意思再吃她的。
孟秋道:“秋收辛苦,大家剛好補補。要是不好意思,平時的活就拜托大家了。”
“這沒問題,小事一樁!”
“小孟,你不是想要個木架子嗎?那木架子就包在我們身上了!”
孟秋道:“那可太好了!”
大家又美餐了一頓。以往秋收大家都能累趴下,今年或許是因為吃得好,大家狀態都還挺好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交集,孟秋發現時常會在山上碰見那位“碰瓷”同志。
但只是碰見,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麽交流,哪怕是迎面撞上,他也仿佛不認識她,和以前一樣。
這種情況不多,大多時候,他們根本不會迎面撞上,因為對方總是有意地遠離人群。
不止他,牛棚的其他人也是如此。
他們不和其他人接觸,隊裏的人對他們也是避之不及,仿佛他們攜帶什麽病毒一樣,如非必要,都很少從牛棚附近經過。
受大人影響,孩子對他們的態度也很不好。避之不及還罷了,有些小孩子不懂事,故意捉弄他們。
幾個七八歲的孩子抓著土坷垃砸一個在山坡上割豬草的老人,嘴裏喊著:“打倒壞蛋!”
老人躲了躲,孩子們卻追著他不放。
孟秋看著那位老人身上破舊的軍綠色,眉頭皺了皺。
“狗蛋!三妮!”她喊道。
狗蛋是李大力的侄子,三妮是李樂的侄女。
兩人聽到喊聲,跑了過來,孟秋又招手,示意其他孩子過來。
“你們能幫我一個忙嗎?”她指了指手邊的籃子,“我拎不動了,你們能幫我送到知青點嗎?我請你們吃糖。”
狗蛋問:“孟姑姑,是上回的那個糖嗎?”
孟秋道:“是。”
狗蛋吸溜了一下口水,抓著籃子的提手就要跑。
孟秋道:“別急別急,每個人幫我拿一點,第一個到的,吃兩顆。”
話音剛落,一幫孩子爭先恐後地跑了起來。
孟秋在後面喊:“慢點慢點,摔了的沒有哦……”
陸廣山拍拍身上的灰:“這孟知青人還挺好。”
不遠處的季嶼將這一幕收入眼簾。
*
農家少閑月,一年四季,大約只有冬天稍微清閑點。
前兩天下了一場大雪,天氣太冷,大家都躲在屋裏貓冬。
受到孟秋的影響,閑來無事,大家也看起了書。除了孟秋,也有幾個人零零散散帶了幾本書。大家把書都貢獻了出來,成立了知青點圖書角,一起看。
孟秋提供的書最多,大家說她帶的書太全面了,有課本,有小人書,有舊報紙,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書。
孟秋伸手劃拉了一下:“大部分都是從廢品站買的。”
那家廢品站離孟家挺遠的,難得過去,看守廢品站的老頭說再加點算一塊錢,她就再挑了點。
課本是為了未來做準備,小人書是打發時間的,舊報紙用來了解這個時代,雜七雜八的書其實是各種工具書,有農業方面的,有機械方面的。
如果不是拿不下,她還想再多帶點呢。也得多謝跟她同一車廂的熱心的同志們,上下車的時候,幫她搭了把手。
劉娜說:“你準備的可真充分,跟你相比,我就是個傻子。我家也有不少書,我都沒想到帶過來。”
“下次去縣城,我得給家裏拍個電報,讓家裏把書給我寄過來。”
她下鄉還沒到一年呢,從一開始她要什麽給什麽,到現在推三阻四,變得也太快了。
她就知道她後媽不是個好的,她爸更不是東西,下鄉之前還說會照顧她,這麽快就把她給忘了。
孟秋說:“你家裏人會給你寄嗎?”
劉娜沒有家醜不可外揚的意思,她家裏的事,整個知青點都知道,甚至隊裏都聽說了她家有了後媽就有了後爹,隊裏熱心腸的嬸子們還教她怎麽對付她爸跟那後媽呢。
劉娜說:“我爸那人要面子。他們要是不理我,我就讓我朋友去廠裏跟他說,當著別人的面,他肯定會好好表現。”
張鳳蘭道:“你也別鬧得太過,細水長流。”
劉娜道:“好吧,我知道了。”
大家各自拿書看,陳國強拿了本機械方面的書,有機會正好多學學。
男同志、女同志窩在各自的宿舍裏看書。
女同志那邊,孟秋在整理她的《野菜圖鑒》,王馨會畫畫,在幫她配圖。其他人一開始在看書,後來也湊過來,補充沒有被收錄進去的野菜。
劉娜手撐在炕上,伸著脖子看,說王馨:“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,畫得真清楚。山上竟然有這麽多能吃的野菜?等春天的時候我也上山看看,小孟,到時候你筆記本借我用用唄,我按圖索驥……”
孟秋道:“好啊。”反正大部分她都記住了。
她一邊寫,一邊隨口道:“要是寄到報社去,不知道會不會刊登?下鄉的知青應該不少人不認識野菜吧?”
張鳳蘭道:“肯定的,我剛來那會兒,我也不認識。”
周亞男道:“就算認識,也沒有那麽全。有不少我們都是看隊裏的嬸子大娘們挖,我們才跟著挖的,有時候挖回來都不知道怎麽吃。”
孟秋就說:“那我們可以在後面再附上菜譜,告訴大家吃哪裏,怎麽做。”
張鳳蘭和周亞男道:“這個好。”
“若是可以,還能再補充一些儲存方法,比如怎麽制成幹菜。”
“還有鹹菜。我以前以為鹹菜都一個味道,後來才知道一樣的腌菜,有人做的就是好吃,就是咱們隊裏馬大娘,她家的腌蘿蔔清脆爽口,直接吃好吃,加點辣椒一炒,更香!”
兩人越商量越來勁兒,把手裏的書都放下了。
孟秋撓了撓頭:“就是不知道該寄給哪個報社。”
她對這方面不太了解。
朱鈺突然開口,報了幾個報社的名字:“可以先往這幾個報社寄。”
大家看向她,她道:“我家裏有人在報社工作。”
“那可太好了,果然是人多力量大。”孟秋笑道。
朱鈺也加入了進來,大家一起討論,怎麽完善這本《野菜圖鑒》。
討論了好一會兒,周亞男問:“你們餓嗎?”
不說不覺得,一說肚子好像是有點空。
周亞男下炕穿上鞋:“烤紅薯你們吃嗎?”
大家想到熱騰騰的烤紅薯,“嗯嗯”點頭:“吃吃吃!”
“等著!”周大廚的身影異常高大,她走出去,外面還飄著雪花,周大廚朝隔壁喊了一嗓子,“男同志們,烤紅薯吃不吃?”
隔壁也傳來一疊聲的:“吃吃吃!”
周亞男去廚房忙,女同志這邊的討論還在繼續,卻突然聽見“砰”地一聲。
大家面面相覷,忽然齊齊往廚房跑,聲音是從廚房傳來的。
隔壁的男同志們也出來了。
周亞男站在廚房門口,一手拿著紅薯,一手拿著稻草,心有餘悸。
只見屋頂傾斜,廚房塌了小半邊。
大家看看廚房,看看周亞男,還好人沒事兒。
周亞男道:“我倒沒什麽事兒,就是咱以後怎麽做飯哪?”
廚房都塌成這樣了,也不是不能進,就是危險,不知道啥時候另半邊也塌了。
陳國強在門口查看了一下,說:“要不是有櫥櫃抵著,這半邊說不定也塌了。”
他說:“算了,我去把東西搬出來,放我們那屋擠一擠,廚房大家就別進去了。”
幾個男同志跟他一起,女同志在外面盯著屋頂的動靜,男同志們一人搬一點,速戰速決。
鍋碗瓢盆,桌椅板凳,全放男同志那邊兒,他們那個屋更擁擠了。
女同志們把部分東西挪到了她們屋裏。
陳國強道:“咱們先在外面砌個竈臺,將就兩天,等回頭雪停,把廚房推倒重建。”
他們這個廚房本來就有問題,屋外下大雨,屋裏下小雨,地上濕滑,一不小心就能摔個屁股墩兒。
這房子年限很久了,至少有幾十年。
聽說當年剛建那會兒,這戶人家條件還不錯,後來逃荒出去,人就沒再回來。房子就空了下來,被他家一個遠房叔叔給占了。這個遠房叔叔無兒無女,他去世後,房子就被大隊收去了。
後來知青下鄉,大隊也沒錢建新房,就把這個院子撥給了他們。
陳國強還記得他們剛來時,這個院子破得都不能看,院墻倒了一半,院子裏全是雜草,屋子四處漏風,火炕也不通,是他們後來一點一點修補好的。
第二批來的康平就笑說:“還是我們運氣好,我們來的時候,院子都被陳大哥他們修過了。”
孟秋道:“那我們運氣更好了。”
大家哈哈笑。
因為要重新搭個竈臺,這天晚上大家吃飯遲了許多。飯桌上,大家就商量建房的事。
“先問問大隊,看看大隊能不能給咱們提供些幫助,這房子也是大隊的。”
“既然要重建,不如就建大一點。從咱們那屋下面到這邊的院墻,剛好隔成兩間。一間當廚房,另一間當咱們的活動室。”
“這主意不錯,反正一間兩間也沒差,大不了咱們補一些錢。剛好可以把圖書角搬過去,以後咱們就在集體活動室裏看書。沒事的時候還能搞搞活動。”
“行行行,可以可以。趙亮你是不是會吹口風琴?到時候你給咱們表演一個。”
“沒問題!”
大家說說笑笑,陳國強道:“那行,等天氣好一點,咱們就去找村裏人幫忙摔土坯子。”
孟秋問:“土坯子?咱們不用磚嗎?”
“磚可不容易弄到,整個縣裏就一家磚廠,咱們就蓋兩間房,要的磚不多,人家看不上咱們這一點兒。另外要到磚廠去買磚,還需要條子。”
“這麽麻煩?”
“可不是嗎?不止鄉下難弄到,城裏也一樣。以前我們那兒的啤酒廠想蓋家屬樓,領導還去找磚廠的領導吃飯喝酒,才讓人家把磚送來。”
孟秋再一次意識到了這個年代的物資匱乏,不是某一方面,而是方方面面。
她想了想說:“如果我們自己燒呢?”
“燒……磚?”
難度太大了吧?毫無頭緒呀!
“小孟,你知道怎麽燒?”
孟秋點頭:“略知一二。”
誰還沒看過幾個荒野求生種田博主的視頻呢?
她有一段時間就特別愛看類似的視頻,因為賽道競爭激烈,有博主玩得越來越有技術含量,從無到有,建起一座磚瓦房,自己打地基,自己燒磚。
她還真查過,是不是那麽做的。
孟秋給大家說了說怎麽做,大家聽著產生了一個想法,好像還真行。
反正貓冬,閑著也是閑著,那就試試唄。
想到自己燒磚建房子,大家心裏還有些激動。
有人道:“我一個同學家親戚就在磚廠。”
“那剛好,可以請教請教,要是可以的話,去磚廠看看更好……”
“煤炭……我有辦法,我二舅就在煤礦上工作。”
孟秋道:“要是有煤矸石更好。”
煤矸石是一種在采煤的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渣,含有部分的碳,和黏土能混合,可以直接燒制成磚。
價格比煤便宜,能讓他們省點成本。
趙亮說:“好,我聯系我二舅問問能不能買些煤矸石。”
張鳳蘭道:“咱們恐怕得先去找大隊長和老支書說一下這事,咱們自己買,人家單位不一定答應,還是讓大隊給咱們出個介紹信更方便。”
“那就先找大隊長,再設計窯,然後才買煤矸石,準備原料……哦,這期間順便去磚廠考察……”
三個臭皮匠,勝過諸葛亮,大家集思廣益,你一言我一語,把這事兒給定了個七七八八。
孟秋道:“大約10*4*3的房子,估計需要三四千塊磚,那麽我們的窯不用建太大……先試驗一下能不能燒出來,爭取用最少的成本來做成這件事。”
“要是成了,下次,咱們是不是可以把咱們現在住的這兩間也重建,要是能多建一點就更好,四個人一間房,還能安排上書桌。”
大家哈哈笑,也紛紛暢想美好未來:“要是能像城裏一樣,把廁所也修家裏就更好了!”
“幹脆再來個洗澡的房間……”
“再弄個池子,大家泡澡唄……”
屋外雪花飄飄,屋裏討論得越發熱鬧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季嶼清醒時是在牛棚裏, 腦海中閃過暈倒前的畫面,他皺了皺眉。
徐念薇掀開簾子進來,驚喜道:“小季, 你醒了?”
“可算是醒了!”她感嘆, 出去將粥端過來, 說,“快吃點東西吧。”
小季這病歸根究底還是虧了身體, 還好老謝他們早上在水塘那邊抓到了一條巴掌大的魚。她將魚肉剔下來,骨頭熬湯,魚肉煮粥, 好歹有點營養。
徐念薇盛了一碗粥,遞給他,季嶼坐了起來。
徐念薇問:“身體好些了沒有?早知道你昨天不舒服,就不該讓你上山。這次真是多虧了那位孟知青。”
季嶼喝粥的動作頓了頓。
徐念薇道:“昨天, 她來給我們送信, 說你暈倒在山上。後來見你高燒不退,又回去拿了藥送來。吶,那就是……”
季嶼轉頭,床邊的凳子上放著一塊白色的手帕,邊角處繡著幾點金桂, 帕子上包著幾顆藥丸。
“……昨晚我們給你餵了一顆,今天要是還燒, 再吃一天, 這是今天的。孟知青真是好心,還特地給了兩天的量……”
季嶼收回視線。
陸廣山和謝行舟得知他醒來, 進來看他,四個人被下放到這裏, 相伴這麽久,不是親人也勝似親人了。
陸廣山問:“小季,沒事了吧?”
謝行舟說:“還是要再歇兩天,這兩天你就躺著,其他活我們來幹……”
他們走近,帶起一陣風,床頭凳子上的手帕微微飄動。
知青點的大家今天幹活特別有勁,因為大餐在等著他們。
小孟運氣忒好,昨天上山竟然抓到了一只野雞。她將野雞交到公裏,說大家一起吃。
大家不願意總占她的便宜,紛紛拿出自己的存貨。
陳國強貢獻出一截香腸,劉娜掏出了一個魚罐頭,其他人有什麽出什麽。還有人偷偷跑去跟隊裏的人換雞蛋。
他們沒養雞,隊裏不少人家都養了,號稱“雞屁股銀行”。
雖然還沒到晚上,但大家已經預料到了,今天這頓飯肯定比過年還豐盛。
大家巴不得立刻馬上下工,一秒鐘到晚上。
傍晚六點多,下工的鑼聲終於敲響,聽在知青們的耳朵裏,就是最美妙的聲音。
大家急匆匆地往知青點跑,一進院子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。
今天的大廚是周亞男同志。
本來應該輪到康平,只是他的廚藝,讓人實在不敢恭維,特地換成了知青點廚藝最好的周亞男。
腳程快的已經躥進了廚房,深深地吸了一口,滿臉幸福:“哎呦餵,真香啊!”
周大廚揮舞著鐵勺,指點廚房,如指點江山。她道:“就剩最後一個菜了,你們洗洗手,準備吃飯。”
“好嘞!”
大家歡呼,把桌子搬到院子裏,搬凳子的搬凳子,端菜的端菜,拿飯盒的拿飯盒。
片刻後,十四個人圍坐在桌邊,桌上是一大盆的土豆燒雞、一盤大蔥炒香腸、一盆魚罐頭燉豆腐,以及土豆燒茄子、黃瓜炒雞蛋、清炒南瓜絲。
整整六個菜,四個菜都是葷的。
奢侈,太奢侈了!
大家在心裏譴責了一下自己,卻誠實地咽了咽口水。
媽呀,太香了!
不過大家卻沒動筷子,馬裕道:“我提議,雞腿歸小孟。”
“讚同。”
“讚同……”
其他人毫無異議,一整只雞可都是小孟提供的。
周亞男道:“小孟為了抓這只雞都英勇負傷了,必須得好好補補。正好有句話叫以形補形。”
孟秋的腿其實不是抓野雞時傷到的,只是怕大家問起,她就推到了野雞上。
大家不容推脫地將其中一個雞腿夾給了她,另一個大家一致認為應該給周亞男,感謝她為大家做了這麽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菜。
“感謝亞男。”陳國強道,“同志們,大家——吃飯吧!”
大家的筷子早已蠢蠢欲動了,聞言,瞬間飛舞起來。
一幫幹了一天活的年輕人,戰鬥力杠杠的,一桌子的菜吃得幹幹凈凈,連湯都讓男同志拌飯吃了。
知青點的同志們都是發揚勤儉節約,不浪費糧食的優良傳統的好同志。
吃飽喝足,大家在院子裏乘涼,一個個捧著肚子心滿意足。
有人道:“要是每天都能這麽吃就好了。”
其他人笑道:“你想得真是太美了。一周,不,一個月能吃上這麽一回,這日子就夠難得了。”
孟秋聽見他們的話,心說,現在誰能想到,再過十年二十年,華國的許多家庭不僅能每天吃上肉,還有人嫌油膩呢。
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大家問起孟秋公社那邊的事:“抽水泵是不是結束了?”
“是,我們最近在忙另一件事。”她問大家,“大隊長他們有沒有說,咱們地裏的稻子什麽時候收?”
“快了,就在這兩天。大隊長他們今天還在商量,說留著再長,估計也長不了多少,還是早日收到糧倉裏安心。”
今天能保住這點收成可不容易,大隊長他們也怕再遇到意外。
孟秋點點頭:“什麽時候收告訴我一聲唄,我們最近在做一個好東西。”
大家好奇:“什麽好東西?”
孟秋賣關子:“到時候就知道了。”
幾天之後孟秋帶著兩個徒弟,用板車拉回來一車東西。
隊裏面正在秋收,忙得熱火朝天。男人們都在地裏割稻子,女人們負責運送。
年紀大的,或是身體弱幹不了重活的,就留在曬場上將運送來的一堆一堆的稻子攤開晾曬。
孟秋和兩個徒弟就直接去了曬場。大家看他們拉著板車過來,就問:“這是什麽東西?”
李樂齜著一口大白牙:“好東西!”
他奶奶就在曬場上,一巴掌拍上去:“還跟大家夥賣關子?”
李樂齜牙咧嘴:“奶,不是我不說,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,等我們擺弄好,你們一看就知道了!”
孟秋為他作證:“是的,等會兒不用說,都能知道。”
李樂的奶奶沖孟秋不好意思地笑笑。
孟秋左右看看,找了一個合適的位置,讓李大力和李樂先把地上的稻草挪開,騰出一個空地。
師徒三人開始組裝。
曬場上的其他人都沒心思幹活了,到底是什麽東西啊,還有倆軲轆,難道是自行車?
可是自行車到曬場上來幹嘛呀?
東西組裝好,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不是像了,完全就是自行車的樣子,就是軲轆沒貼地。另一部分是個圓筒狀的機器,長滿“鐵刺”。
李大力坐到了“自行車”上,李樂去抱了一捆稻草來。
李大力說:“我開始了。”
李樂道:“行。”
李大力蹬起了車,車軲轆轉得飛快,慢慢地帶動圓筒轉。
李樂將有稻穗的一頭放進圓筒裏,只聽劈裏啪啦一陣響,神奇的事來了,稻谷“咻咻咻”冒了出來。
李樂將手裏的稻草左邊來幾下,右邊來幾下,舉起來給大家看。
謔!幹幹凈凈!
原來是打稻谷的!
“放在這裏面就能打了?”
“這麽快?打得真幹凈!”
“大力,李樂,這也是你們做出來的?”
李大力和李樂道:“嗯,師傅帶我們做的。”
大家投去羨慕的眼神,看著給他們講解這機器是怎麽打谷的李大力和李樂,覺得這兩小子跟以前好像都不一樣了。
兩人的家裏人昂首挺胸,倍感驕傲,他們家孩子連這麽厲害的機器都會做了!
看到一旁的孟知青,心裏越發感激。
李大力指著“自行車”說:“這東西要一直蹬,那邊才能動。要是累,就叫咱們隊裏的男的過來,一人蹬一會兒。”
大娘大嬸們拍著胸脯道:“累啥呀?不用男同胞,我們就行!”
不就是跟騎自行車一樣嗎?還不會倒,比自行車還簡單呢。
他們隊裏就一輛自行車,還是大隊長從公社那兒訛來的,寶貝得跟什麽似的,一般人都不讓碰。
有男同志拉車送稻草來,見大家都圍在這兒,就擠進去,剛好聽見這話,忙道:“別啊,我們也樂意幹這話!”
他們也想騎“自行車”!
大隊長見人運送的人有去無回,到曬場來看怎麽回事,得知孟知青給他們做了個打谷子的機器,高興得牙花子都露出來了。
“哎呀,這可是個好東西!”
他趕緊重新安排活,讓曬場上的人輪流打谷子。
“那邊繼續曬,這邊直接打,大家一人蹬一會兒,累了就下來,下一個人上去,別耽誤活。再來兩個人,地上稻谷堆得多了,就推到邊上去曬。要不了兩天就能進倉了……”
李大力和李樂也被安排了事,專門負責打谷機。
至於孟秋,大隊長道:“孟知青,你們拉這麽重的東西回來,也累了,你就回去歇歇吧。”
大家都道:“哎對對對……”
實際上,一路上都是李大力和李樂拉的車,孟秋都沒出力。他倆也道:“師傅您就回去吧,這兒有我們。”
孟秋瞅瞅確實也沒她的事了,她就回去了。
大家都在地裏幹活,或是在曬場上看熱鬧,知青點異常安靜。
孟秋回房間,把雜七雜八的東西收拾了一下,蹲在地上,量炕邊到墻的距離。她想弄個木架子,放在角落放東西,把這點空間合理利用上。
正忙著,窗戶被什麽東西砸了一下,她出去看了一下,院子裏沒人,一轉頭,卻見窗臺下放著一個籃子。
孟秋疑惑,走了過去,籃子裏放著半籃子葡萄,另半邊用樹葉隔開,是一只野兔。
葡萄上方放著一塊熟悉的手帕,是她的。
她知道是誰送來的了。
看到籃子裏的葡萄,孟秋想起前兩天在山上摘的葡萄,下意識地牙酸。她伸手摘下一顆,塞進嘴裏,眉頭松開了。
甜的。
孟秋走到院外看了看,沒有找到人,她將籃子拎了進去。
晚上,大家回來,見到野兔和葡萄,問道:“小孟,你又上山了?”
“嗯……”孟秋應付過去。
大家感概:“小孟你的運氣也太好了!下次咱們上山,必須得帶上小孟!”
“沒錯沒錯……”
孟秋要把這只野兔也貢獻出來,大家卻不好意思再吃她的。
孟秋道:“秋收辛苦,大家剛好補補。要是不好意思,平時的活就拜托大家了。”
“這沒問題,小事一樁!”
“小孟,你不是想要個木架子嗎?那木架子就包在我們身上了!”
孟秋道:“那可太好了!”
大家又美餐了一頓。以往秋收大家都能累趴下,今年或許是因為吃得好,大家狀態都還挺好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交集,孟秋發現時常會在山上碰見那位“碰瓷”同志。
但只是碰見,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麽交流,哪怕是迎面撞上,他也仿佛不認識她,和以前一樣。
這種情況不多,大多時候,他們根本不會迎面撞上,因為對方總是有意地遠離人群。
不止他,牛棚的其他人也是如此。
他們不和其他人接觸,隊裏的人對他們也是避之不及,仿佛他們攜帶什麽病毒一樣,如非必要,都很少從牛棚附近經過。
受大人影響,孩子對他們的態度也很不好。避之不及還罷了,有些小孩子不懂事,故意捉弄他們。
幾個七八歲的孩子抓著土坷垃砸一個在山坡上割豬草的老人,嘴裏喊著:“打倒壞蛋!”
老人躲了躲,孩子們卻追著他不放。
孟秋看著那位老人身上破舊的軍綠色,眉頭皺了皺。
“狗蛋!三妮!”她喊道。
狗蛋是李大力的侄子,三妮是李樂的侄女。
兩人聽到喊聲,跑了過來,孟秋又招手,示意其他孩子過來。
“你們能幫我一個忙嗎?”她指了指手邊的籃子,“我拎不動了,你們能幫我送到知青點嗎?我請你們吃糖。”
狗蛋問:“孟姑姑,是上回的那個糖嗎?”
孟秋道:“是。”
狗蛋吸溜了一下口水,抓著籃子的提手就要跑。
孟秋道:“別急別急,每個人幫我拿一點,第一個到的,吃兩顆。”
話音剛落,一幫孩子爭先恐後地跑了起來。
孟秋在後面喊:“慢點慢點,摔了的沒有哦……”
陸廣山拍拍身上的灰:“這孟知青人還挺好。”
不遠處的季嶼將這一幕收入眼簾。
*
農家少閑月,一年四季,大約只有冬天稍微清閑點。
前兩天下了一場大雪,天氣太冷,大家都躲在屋裏貓冬。
受到孟秋的影響,閑來無事,大家也看起了書。除了孟秋,也有幾個人零零散散帶了幾本書。大家把書都貢獻了出來,成立了知青點圖書角,一起看。
孟秋提供的書最多,大家說她帶的書太全面了,有課本,有小人書,有舊報紙,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書。
孟秋伸手劃拉了一下:“大部分都是從廢品站買的。”
那家廢品站離孟家挺遠的,難得過去,看守廢品站的老頭說再加點算一塊錢,她就再挑了點。
課本是為了未來做準備,小人書是打發時間的,舊報紙用來了解這個時代,雜七雜八的書其實是各種工具書,有農業方面的,有機械方面的。
如果不是拿不下,她還想再多帶點呢。也得多謝跟她同一車廂的熱心的同志們,上下車的時候,幫她搭了把手。
劉娜說:“你準備的可真充分,跟你相比,我就是個傻子。我家也有不少書,我都沒想到帶過來。”
“下次去縣城,我得給家裏拍個電報,讓家裏把書給我寄過來。”
她下鄉還沒到一年呢,從一開始她要什麽給什麽,到現在推三阻四,變得也太快了。
她就知道她後媽不是個好的,她爸更不是東西,下鄉之前還說會照顧她,這麽快就把她給忘了。
孟秋說:“你家裏人會給你寄嗎?”
劉娜沒有家醜不可外揚的意思,她家裏的事,整個知青點都知道,甚至隊裏都聽說了她家有了後媽就有了後爹,隊裏熱心腸的嬸子們還教她怎麽對付她爸跟那後媽呢。
劉娜說:“我爸那人要面子。他們要是不理我,我就讓我朋友去廠裏跟他說,當著別人的面,他肯定會好好表現。”
張鳳蘭道:“你也別鬧得太過,細水長流。”
劉娜道:“好吧,我知道了。”
大家各自拿書看,陳國強拿了本機械方面的書,有機會正好多學學。
男同志、女同志窩在各自的宿舍裏看書。
女同志那邊,孟秋在整理她的《野菜圖鑒》,王馨會畫畫,在幫她配圖。其他人一開始在看書,後來也湊過來,補充沒有被收錄進去的野菜。
劉娜手撐在炕上,伸著脖子看,說王馨:“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,畫得真清楚。山上竟然有這麽多能吃的野菜?等春天的時候我也上山看看,小孟,到時候你筆記本借我用用唄,我按圖索驥……”
孟秋道:“好啊。”反正大部分她都記住了。
她一邊寫,一邊隨口道:“要是寄到報社去,不知道會不會刊登?下鄉的知青應該不少人不認識野菜吧?”
張鳳蘭道:“肯定的,我剛來那會兒,我也不認識。”
周亞男道:“就算認識,也沒有那麽全。有不少我們都是看隊裏的嬸子大娘們挖,我們才跟著挖的,有時候挖回來都不知道怎麽吃。”
孟秋就說:“那我們可以在後面再附上菜譜,告訴大家吃哪裏,怎麽做。”
張鳳蘭和周亞男道:“這個好。”
“若是可以,還能再補充一些儲存方法,比如怎麽制成幹菜。”
“還有鹹菜。我以前以為鹹菜都一個味道,後來才知道一樣的腌菜,有人做的就是好吃,就是咱們隊裏馬大娘,她家的腌蘿蔔清脆爽口,直接吃好吃,加點辣椒一炒,更香!”
兩人越商量越來勁兒,把手裏的書都放下了。
孟秋撓了撓頭:“就是不知道該寄給哪個報社。”
她對這方面不太了解。
朱鈺突然開口,報了幾個報社的名字:“可以先往這幾個報社寄。”
大家看向她,她道:“我家裏有人在報社工作。”
“那可太好了,果然是人多力量大。”孟秋笑道。
朱鈺也加入了進來,大家一起討論,怎麽完善這本《野菜圖鑒》。
討論了好一會兒,周亞男問:“你們餓嗎?”
不說不覺得,一說肚子好像是有點空。
周亞男下炕穿上鞋:“烤紅薯你們吃嗎?”
大家想到熱騰騰的烤紅薯,“嗯嗯”點頭:“吃吃吃!”
“等著!”周大廚的身影異常高大,她走出去,外面還飄著雪花,周大廚朝隔壁喊了一嗓子,“男同志們,烤紅薯吃不吃?”
隔壁也傳來一疊聲的:“吃吃吃!”
周亞男去廚房忙,女同志這邊的討論還在繼續,卻突然聽見“砰”地一聲。
大家面面相覷,忽然齊齊往廚房跑,聲音是從廚房傳來的。
隔壁的男同志們也出來了。
周亞男站在廚房門口,一手拿著紅薯,一手拿著稻草,心有餘悸。
只見屋頂傾斜,廚房塌了小半邊。
大家看看廚房,看看周亞男,還好人沒事兒。
周亞男道:“我倒沒什麽事兒,就是咱以後怎麽做飯哪?”
廚房都塌成這樣了,也不是不能進,就是危險,不知道啥時候另半邊也塌了。
陳國強在門口查看了一下,說:“要不是有櫥櫃抵著,這半邊說不定也塌了。”
他說:“算了,我去把東西搬出來,放我們那屋擠一擠,廚房大家就別進去了。”
幾個男同志跟他一起,女同志在外面盯著屋頂的動靜,男同志們一人搬一點,速戰速決。
鍋碗瓢盆,桌椅板凳,全放男同志那邊兒,他們那個屋更擁擠了。
女同志們把部分東西挪到了她們屋裏。
陳國強道:“咱們先在外面砌個竈臺,將就兩天,等回頭雪停,把廚房推倒重建。”
他們這個廚房本來就有問題,屋外下大雨,屋裏下小雨,地上濕滑,一不小心就能摔個屁股墩兒。
這房子年限很久了,至少有幾十年。
聽說當年剛建那會兒,這戶人家條件還不錯,後來逃荒出去,人就沒再回來。房子就空了下來,被他家一個遠房叔叔給占了。這個遠房叔叔無兒無女,他去世後,房子就被大隊收去了。
後來知青下鄉,大隊也沒錢建新房,就把這個院子撥給了他們。
陳國強還記得他們剛來時,這個院子破得都不能看,院墻倒了一半,院子裏全是雜草,屋子四處漏風,火炕也不通,是他們後來一點一點修補好的。
第二批來的康平就笑說:“還是我們運氣好,我們來的時候,院子都被陳大哥他們修過了。”
孟秋道:“那我們運氣更好了。”
大家哈哈笑。
因為要重新搭個竈臺,這天晚上大家吃飯遲了許多。飯桌上,大家就商量建房的事。
“先問問大隊,看看大隊能不能給咱們提供些幫助,這房子也是大隊的。”
“既然要重建,不如就建大一點。從咱們那屋下面到這邊的院墻,剛好隔成兩間。一間當廚房,另一間當咱們的活動室。”
“這主意不錯,反正一間兩間也沒差,大不了咱們補一些錢。剛好可以把圖書角搬過去,以後咱們就在集體活動室裏看書。沒事的時候還能搞搞活動。”
“行行行,可以可以。趙亮你是不是會吹口風琴?到時候你給咱們表演一個。”
“沒問題!”
大家說說笑笑,陳國強道:“那行,等天氣好一點,咱們就去找村裏人幫忙摔土坯子。”
孟秋問:“土坯子?咱們不用磚嗎?”
“磚可不容易弄到,整個縣裏就一家磚廠,咱們就蓋兩間房,要的磚不多,人家看不上咱們這一點兒。另外要到磚廠去買磚,還需要條子。”
“這麽麻煩?”
“可不是嗎?不止鄉下難弄到,城裏也一樣。以前我們那兒的啤酒廠想蓋家屬樓,領導還去找磚廠的領導吃飯喝酒,才讓人家把磚送來。”
孟秋再一次意識到了這個年代的物資匱乏,不是某一方面,而是方方面面。
她想了想說:“如果我們自己燒呢?”
“燒……磚?”
難度太大了吧?毫無頭緒呀!
“小孟,你知道怎麽燒?”
孟秋點頭:“略知一二。”
誰還沒看過幾個荒野求生種田博主的視頻呢?
她有一段時間就特別愛看類似的視頻,因為賽道競爭激烈,有博主玩得越來越有技術含量,從無到有,建起一座磚瓦房,自己打地基,自己燒磚。
她還真查過,是不是那麽做的。
孟秋給大家說了說怎麽做,大家聽著產生了一個想法,好像還真行。
反正貓冬,閑著也是閑著,那就試試唄。
想到自己燒磚建房子,大家心裏還有些激動。
有人道:“我一個同學家親戚就在磚廠。”
“那剛好,可以請教請教,要是可以的話,去磚廠看看更好……”
“煤炭……我有辦法,我二舅就在煤礦上工作。”
孟秋道:“要是有煤矸石更好。”
煤矸石是一種在采煤的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渣,含有部分的碳,和黏土能混合,可以直接燒制成磚。
價格比煤便宜,能讓他們省點成本。
趙亮說:“好,我聯系我二舅問問能不能買些煤矸石。”
張鳳蘭道:“咱們恐怕得先去找大隊長和老支書說一下這事,咱們自己買,人家單位不一定答應,還是讓大隊給咱們出個介紹信更方便。”
“那就先找大隊長,再設計窯,然後才買煤矸石,準備原料……哦,這期間順便去磚廠考察……”
三個臭皮匠,勝過諸葛亮,大家集思廣益,你一言我一語,把這事兒給定了個七七八八。
孟秋道:“大約10*4*3的房子,估計需要三四千塊磚,那麽我們的窯不用建太大……先試驗一下能不能燒出來,爭取用最少的成本來做成這件事。”
“要是成了,下次,咱們是不是可以把咱們現在住的這兩間也重建,要是能多建一點就更好,四個人一間房,還能安排上書桌。”
大家哈哈笑,也紛紛暢想美好未來:“要是能像城裏一樣,把廁所也修家裏就更好了!”
“幹脆再來個洗澡的房間……”
“再弄個池子,大家泡澡唄……”
屋外雪花飄飄,屋裏討論得越發熱鬧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